大气科学专业就业如何?
首先,从国家层面看。 气象卫星、探空火箭等基础科研设施的建设,以及数据采集与处理的研发任务,都是国家高度控制的行业,由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所属单位负责。以气象卫星为例,“风云四号”刚发射入轨时,我国气象卫星数据对国外用户基本不收费,近年来才逐渐开始收费;而美国的GOES系列气象卫星一直对外国用户收费,但美国国内的用户却不必支付费用就能获取全部的数据——这就是说美国用民用财政支出补贴了军用和战略部门。
可以预见,至少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大气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仍然会有国家兜底的工作机会。
其次,从高校和科研机构层面看。 大气科学的很多研究方向属于基础性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且短期内看不到应用前景(即使看到了,因为已经有了商业化机构在做,也不会给高校和研究机构多少市场空间)。这类研究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包括各级地方政府)的科研项目,也有少量企业提供的资金。因此从事此类研究的学校和单位一般都有不错的“靠山”,在项目获批和资金到位方面不会遇到太大的困难。
当然,如果学校或单位能争取到的经费数量取决于研究人员本人的能力和人际关系,所以要想顺利毕业并找到理想的工作,学习和工作能力都必不可少。
从个人层面看。 如果选择了大气科学这个专业,首先要知道这个专业毕业之后从事的行业非常宽泛,几乎各行各业都需要大气科学的专业人才。但是各个行业对大气科学专业的人才需求又各有不同。 所以选择大气科学专业,还要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方向,选择具体的研究方向。
目前国内各大高校的大气科学专业大多划分较为细致,常见的研究方向有气象学、天气动力学、气候变化、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大气环境等。在具体的学科分支中再细化具体的研究方向。 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为例,该学院共有4个系,分别是大气物理系、应用气象系、电磁波理论与应用系和遥感系。每个系下面又分设多个教研室。以大气物理系下属的气象学和天气气候学专业为例,气象学专业又下设气象计量与预报预测、气象资料同化与集成、数值天气预报、气候可预报性等6个研究方向;天气气候学专业则下设天气机理与预测、云水文与生态效应、台风灾害、人工影响天气等4个研究方向。 在选择具体的研究方向时,应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二是将来希望工作的城市。 因为一旦确定了具体的研究方向,意味着你要在这个方向上深造读研甚至考博,所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避免在进一步学习的途中因为兴趣缺失而半途放弃。至于未来就业的城市,则是为了考虑今后的职业发展,比如想留在高校或研究所工作的话,就要尽量选择学校所在地就业环境好点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