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大学生累吗?
我是大学老师,也是社会工作者,经常和在校大学生打交道。在交谈中,我觉得现在的大学教育,最困惑学生的不是功课,而是各种各样的“活动”。好多大学生跟我说,老师,你知道我们今天登山地走了多少级吗?你知道我们半夜被闹钟吵醒多少次吗?你知道我们晚上多少点才睡吗?
可尽管这么多的 “知道”,很多学生还是乐此不疲地参加各种各样的学生志愿者活动、竞赛等。有人说,学生当志愿者、参加活动主要是为了锻炼。不过,在我看来,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分。
我们学校的相关文件对加分有这样的规定:志愿者服务、社团活动等,一次一般加0.1分,最高不超过2分。有的学生,为了在参加研究生考试或找工作时能加点“料”,硬着头皮去做自己并不太有兴趣的事情。这种情况,在中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可一个人愿意做一件事情,肯定是出于兴趣的爱好,而不是为了获得某种功利的结果。所以,当被一些没有多少兴趣但可以获得加分的事情迷惑时,一定要静下来想想:你活着是为了什么?
不过,既然学校规定要加分,那么学生就没有理由不参与。不管心理上不感兴趣,但硬着头皮也要去完成。这一点,和现实生活中的好多事情是一样的。
从学生参加活动的目的讨论回来,我们再来看看学生的实际能力。我经常有让学生做PPT演讲或报告的机会,我发现有的学生写的PPT特别优秀,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用词语句都很优美,感觉他(或她)是一个文采飞扬的人;但另一方面,有的学生在演讲时却相当不理想。经常是演讲时完全不顾及听众,好像自己的演讲是自言自语,或者是自己发表作品给听众听,完全不了解听众想什么、关心什么。对于这种反差,我的理解是,往往一些有文采的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比较孤僻,不关心周围的事物,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圈子里,沉浸在自我的世界当中;而往往一些在生活中善于和人交往,对周边的事物十分了解,能够把握大局的学生,却不是那么擅长书写或表达能力。
我认为,现实生活中,应该强调实际的能力,而不是某个方面过人的特长。上大学之后,好多学生感觉无事可做。有的老师为了能引导学生,把好多应该学生做的事情交给学生去完成,“志愿者活动”就是一件。可最后的结果是,那些平时对诸多事情无所谓的学生反倒成了事情的高手,而一些原本在某一方面才华出众的学生,却因为不屑于去做一些具体的事情,反而显得什么也做不好。
大学要培育真正的社会人,就应该让学生们多接触社会,多参加一些具体的事情。有些事情虽然看似无用,但是对学生个性的成长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却有莫大的帮助。正如朱熹在《小学》中所说的:“示之以礼,导之以行,使朝夕以为常,久之,自然行为习惯,何消言说!”(文/夏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