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近代怎么去日本留学?
1872年,朝廷下诏“选聪颖子弟,令其出洋留学”,并任命驻英公使曾纪泽为首批留欧学生监督(相当于公派留学生委员会负责人),赴欧美七国选拔留学生; 随后又选派了第一批留日学生50名。 这些留学生的学费、生活费由清政府承担,并发放生活费和少量补助费。
1896年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学堂,派遣学生出国深造。这是中国实行官费留洋的最初记载。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面对危亡时刻,清廷痛定思痛,开始推行“新政”,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进行体制改革。
为了培养新式人才,1901年底,清廷下令将京师同文馆扩建改为京师大学堂,作为全国最高学府,颁行《奏定学堂章程》,规范了各类学校的设置规则、入学条件和学制等,留洋教育也开始步入正轨。 据相关资料统计,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爆发前的20年间,清廷共派出四批留日学生,每批约400人左右。而乙未年(1905)各省留日学生人数更是高达1500人! 此外还有一批公费留法学生,因法国院校收取费用相对昂贵,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清廷任命的官员或者商人的长子。当然,这类留学生的数量远不及留日学生。 随着清末新政的推进和新式教育的普及,自办的私立学校应时而生,留洋教育也逐渐走向平民化。1903年,严复在天津创办私立南开大学;1904年,张謇成立私立通海垦牧公司并将其中一部分办成私立南通学院;随后又有冯庸在沈阳创办的私立辽沈学院等等,这些新型私立大学的出现提供了更多的留学机会。
除上述方式外,还有一条“捷径”——考取外国人在华设立的官立学校,如传教士马礼逊于1835年在广州设立的英华书院(1846年改为格致院),1844年建立的上海墨海书馆,美国人杜翰文1856年在香港举行的雅丽氏纪念堂,以及英国商人合信等在江浙地区开办的英华医局等。这些机构接受华人少年读书,但要遵守西方学校的纪律,还要学习英语。考上此类名校,就相当于拿到国外高校录取通知书,只需语言成绩达标即可出国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