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建模本科学什么?
作为在IBD/PE实习过,现在正在美帝某top50读金工master的人来说一句。 学什么不重要(虽然我本科也是学金工的,而且我也正好今年开始念master of science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怎么学很重要----是不是真的花了时间做了练习和项目,还是只是上了几节课打了个酱油。 当然学什么也很重要,毕竟不同的课有不同的内容。以我现在的program为例,我们一共是12门课,每门3学分,一共36个学分才能毕业。其中包括随机过程、统计分析、计算机编程(R和Python)、计量经济学、数值方法、优化方法、金融工程(选修)等。
其实课程内容大同小异,都是讲各种模型怎么用,不同老师的风格不同,有些老师喜欢把内容讲得很细,一些老师会挑一些理论推导的过程讲得比较深入,还有一些老师会挑一些经典案例来讲解。个人觉得学这些内容的意义不是很大,因为模型如何建立和应用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下,一旦超过假设的范围,模型的作用就微乎甚微了。所以我个人更看重的是课程里的project和课后作业的内容,这些才是对你今后最有帮助的,这些内容能让你了解目前model的潮流和发展,也能让你感受到自己实际应用能力的缺乏。
我个人建议题主多做一些自己的model,不要只听老师讲model怎么怎么做,然后你就机械地照着做。比如你听了某个老师讲的一个好的method叫做X,你不要管这个method到底是基于什么样的原理,你只需要知道这个method在具体的情况下去怎么做就行了,然后在实际的运算中体会这个方法是否合理以及为什么合理的缘由。 另外多说几句和学习无关但是和金融工程硕士就业有关的话。因为金工的这个项目里面涵盖了量化、风险、期权、债券、衍生品等众多领域,所以项目的同学也来自各行各业。有本来学习金融的同学,也有本身学习数学或者统计的同学,还有从计算机或者其他理工科专业转进来的同学。大家因为对金融工程感兴趣而聚在一起,所以平时聊天的话题也很多。不过因为每个人原来的基础不同,所以在讨论问题时观点很难达成一致,这时最容易引发争论。
个人感觉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环境中,最能培养人包容、开放的心态吧。能学到的东西可能没有直接学到,但也能间接学到。